「幹貨分享」前叉術後暴走會導緻半月闆損傷和髌骨軟化嗎?
優複門診
資深物理治療師
Sun 孫佳芹
碩士畢業于美國杜肯大學物理治療學
本科畢業于上海中醫大學康複治療學
擅長
運動損傷(ACL重建術後康複)
慢性疼痛管理
頸肩腰背疼痛治療
女性産後康複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叉友們經常會通過一些鍛煉來增強體質,走路便成爲了大家最簡單直接的選擇,那麽前叉術後暴走,會不會導緻一些潛在的問題呢?我們挑出了兩條大家最關心的損傷:半月闆損傷和髌骨軟化作爲案例,由孫佳芹醫生爲我們解答。
全文1620字
閱讀時間約4分鍾
要想了解前叉術後暴走是否會導緻半月闆損傷和髌骨軟化,那就有必要了解,到底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半月闆損傷和髌骨軟化呢?
那我們先讨論半月闆損傷:
01
半月闆的作用和解剖位置
通俗些說,半月闆就是大腿和小腿之間的一個緩沖器,避免大腿和小腿的骨頭直接接觸,起着緩沖關節壓力的作用。分爲内側和外側的半月闆,因爲解剖的問題,内側半月闆像“C”型一樣,會大一些,外側半月闆像“O”型一樣,小一些。
02
損傷機制
損傷分爲創傷性損傷和退行性損傷。
創傷性損傷:多由于扭轉等間接的暴力所引起的。當一側下肢在承重時,小腿接觸地面,因此小腿是固定的,但是大腿和身體在這個時候如果猛然出現了旋轉,那半月闆将會受到大腿和小腿骨頭之間的扭轉力而導緻撕裂或者損傷。在扭轉時,膝關節彎曲的角度越大,那撕裂的部位就越靠後。
退行性損傷或慢性損傷:由于膝關節不穩定,常見的是ACL損傷或者術後,若沒有及時進行專業的康複訓練,導緻膝關節的不穩定,則常會出現半月闆損傷。又或者有一些需要長期負重下蹲的人,半月闆後角的壓力會承受較多,從而産生損傷的機率也會更高。
因此,從損傷機制來看,前叉術後的患者需要暴走的話,如果在強化整體膝關節和下肢的力量以及穩定性的基礎上,避免下肢突然的或反複的扭轉類動作,是完全可以避免半月闆的損傷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髌骨軟化:
髌骨軟化又稱爲髌骨軟骨的軟化症,指髌骨軟骨面的慢性損傷,例如腫脹、侵蝕、破碎和脫落樣改變。
如下圖所示,髌骨的後側覆蓋了一層軟骨,因爲長期的磨損從而導緻的髌骨軟化。由于軟骨是沒有神經的,所以損傷初期在碰撞和磨損的時候并沒有明顯的疼痛感,隻會感到在伸膝的時候有摩擦音,“沙沙”聲,但當軟骨磨損到達一定程度後,富含神經的骨頭被磨損到,就會出現疼痛了。
我們的膝關節由股骨、胫骨、腓骨和髌骨組成,看圖可以知道我們膝蓋彎曲和伸直時,髌骨都像一列開在股骨軌道上的火車一樣。因此一旦這輛火車的行駛軌迹有偏移,都會産生這些軟骨的磨損和碰撞。
通常會引起髌骨軟骨磨損的機制有很多,包括骨性結構、力線和軟組織結構等的異常。而ACL術後容易出現髌骨軟化的原因包括術前存在的解剖結構或力線、扁平足等問題,以及術後未系統康複造成的肌肉萎縮、髌股關節壓力增高等因素:
01
股四頭肌(内側頭)萎縮
髌骨周圍是一圈肌肉、肌腱這些軟組織,當這些軟組織之間失衡了後(左右緊張程度不一緻),那就容易導緻髌骨位置的偏移。大腿外側的髂胫束緊張會将髌骨像外側牽拉,此時如果大腿内側的股四頭肌肌肉力量不足時,就無法保持髌骨的良好力線。
02
Q 角
又稱股四頭肌的發力角度,是指在伸膝位測量的髂前上嵴至髌骨中心點連線和髌骨中心點到胫骨結節最高點連線的夾角(銳角)。正常值爲15°±5°。如果髋關節出現了内旋和内收,或者女性的骨盆會比男性寬這種情況,就會增大這個Q角的角度,因此也會造成大腿前側發力時,髌骨會向外側偏移,增加髌骨軟骨外側的壓力。
03
扁平足
這個也常常被忽略,如果足部有扁平足,如圖所示,下肢就沒有辦法在很好的力線上,膝蓋就會有一個向内的壓力。因此如果是扁平足,通常我們會鑒别是功能性還是結構性的扁平足,從而進行相對應的訓練和配制矯形鞋墊。
04
高位髌骨
髌骨的位置不良所導緻的髌骨軟化。左側是正常的髌骨的位置,右側顯示的就是高位髌骨。髌韌帶過長引起髌骨滑動時的不穩定。正常膝關節屈曲時股四頭肌與股骨髁接觸,髌骨關節面上的壓力被分散,而當高位髌骨時,在同一屈曲角度股四頭肌不能和股骨髁接觸,這樣髌骨關節面上壓力增大,高位髌骨還可使髌股關節活動障礙,緻髌股關節不穩
因此我會建議,在ACL受傷後或是術後,在沒有進行系統性的康複訓練之前,還是不建議進行暴走的。當訓練過如何通過股四頭肌内側頭發力,提高了膝蓋的穩定性,知道什麽是正确的下肢力線,如何保證膝關節在正常的力線上後,暴走并不會對軟骨有非常大的損傷。同時也要記住,在暴走後,要進行适當肌肉的拉伸以及放松,不然對膝蓋也是一種壓力。
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衆号: 上海優複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