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損傷 | 踝關節扭傷篇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高發的運動損傷,約占所有運動損傷的40%。
踝關節扭傷一般均爲意外損傷,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專業的運動醫學知識,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進行高危運動時佩戴合适的護具,熟練掌握活動的技術動作均可以部分的防止踝關節扭傷的發生或降低踝關節扭傷的嚴重程度。
一 踝關節扭傷的原因
踝關節扭傷占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數情況下,損傷的原因往往是足尖向内過度内翻旋轉,同時足外側着地。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而較粗的踝關節内側副韌帶損傷相對少見,僅占踝關節扭傷的5-10%。根據受損程度不同,韌帶可能受到過度牽拉而引起撕裂,導緻踝關節不穩。
症狀由輕到重各不相同。大都有突然的外傷史,包括扭轉傷或者翻轉傷。主要表現爲踝關節外側的疼痛,也常伴有腫脹,甚至足内外側緣瘀斑。嚴重的損傷可引起踝關節外側關節囊撕裂、踝部骨折、下胫腓聯合分離。踝關節扭傷常損傷外側副韌帶,包括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三條韌帶裏距腓前韌帶作用大,容易損傷。
如果同時伴有跟腓和距腓後韌帶損傷甚至關節囊撕裂,就屬于比較嚴重了,再伴有肌腱、骨骼甚至其它軟組織損傷,就需要進一步診斷。建議嚴重的踝關節扭傷需要及時就醫,咨詢運動醫學科醫生,可以借助X線、核磁共振、B超等檢查來明确損傷程度,以确定否需要關節鏡手術治療。
二 不同扭傷類型
損傷機制:踝關節扭傷大都是踝關節内翻傷引起,内翻應力造成外側副韌帶撕裂。通常很少在運動中出現外翻損傷,多見于車禍等一些較大外力造成,外翻傷通常後果比較嚴重,容易造成踝關節脫位、骨折,踝關節内側三角韌帶撕裂,甚至是血管神經的損傷,這裏暫不作讨論。根據扭傷程度,大緻可以分爲三度:
I度表現爲:輕度疼痛,外側副韌帶輕微不完全撕裂,可伴有外踝輕度腫脹,很少出現關節不穩;
II度表現爲:中到重度疼痛,伴有腫脹、僵硬和行走困難,部分可見足部瘀斑,外側副韌帶中度不完全撕裂,可伴有部分關節不穩;
III度損傷:最爲嚴重,疼痛和腫脹常比較明顯,足底常出現明顯瘀斑,外側副韌帶完全撕裂,關節出現明顯不穩影響正常活動。當然如果再嚴重可能伴有前内踝撞擊症,外踝骨折,甚至踝關節脫位等。
三 慢性踝關節不穩 這裏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急性外踝扭傷的患者,不論以手術還是非手術的方式治療,大約有10%~30%的患者會轉變爲慢性或稱習慣性扭傷,運動醫學又稱之爲“慢性踝關節不穩”。持續疼痛,再次扭傷和反複出現踝關節打軟都是慢性踝關節扭傷的表現,這不單會限制活動,還會增加關節軟骨損傷和之後踝關節骨關節炎的風險。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指的是踝關節韌帶(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下胫腓聯合韌帶等)陳舊性損傷後産生的行走“打軟腿”的感覺或将要“打軟腿”的感覺,可伴有踝關節疼痛、無力、酸脹、及對不穩定産生的恐懼感等合并症狀。
【慢性踝關節不穩】
慢性踝關節不穩的發病原因:
1)治療方法不當,急性踝關節損傷發生後,有的患者不顧醫生勸阻自己随意運動或強加負荷鍛煉;
2)個人對踝關節損傷的預防還不夠,往往是在踝關節發生一定程度的損傷後才會去關注它保護它;
3)機體的不可逆性,踝關節有自己的解剖特點,一旦對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雖說可以對它進行功能鍛煉或者手術治療來減輕疼痛,慢慢恢複,但是仍然會造成部分慢性踝關節不穩。
四 治療及恢複
國内外研究中對于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患者,首先可采取保守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的方法沒有統一應用标準,一般較多采用物理康複治療,如恢複肌肉韌帶力量,加強關節活動度和本體感覺的訓練。治療方法常包括外部的繃帶包紮、借助支具和矯形器的輔助,鍛煉中的腓骨肌力量訓練和本體感覺訓練等,另外平衡性訓練的應用也很常見。保守治療失敗後一般會采用手術治療。
踝關節扭傷真的不是小事,如果多次發生的話,請盡早就醫,小編以前打球經常崴腳,現在的确有踝關節不穩的症狀,想想後悔當時沒有及時就醫。
推薦兩組私藏的簡單實用的踝關節訓練給大家,可以改善踝關節的活動度
踝關節背伸活動訓練
圖示1姿勢下,收縮小腿後方肌肉,使足尖盡量勾起。維持5秒
圖示2姿勢下,然後放松肌肉
踝關節跖屈活動訓練
圖示1姿勢下,收縮小腿後方肌肉,使足尖盡量下壓.
圖示2姿勢下,維持5秒
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衆号: 醫數iFU